目錄
雜阿含經卷第十五 

(365)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謂見法般涅槃。雲何如來說見法般涅槃。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
法依。善哉世尊。唯願為說見法般涅槃。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佛告比丘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若有比丘。於老病死。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
。心善解脫。是名比丘得見法般涅槃。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
喜奉行

(366)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毘婆屍佛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如是念。一切世間皆入
生死。自生自熟自滅自沒。而彼眾生於老死之上出世間道不如實知。即自
觀察。何緣有此老死。如是正思惟觀察。得如實無間等起知。有生故有此
老死。緣生故有老死。復正思惟。何緣故有此生。尋復正思惟。無間等起
知。緣有故有生。尋復正思惟。何緣故有有。尋復正思淮。如實無間等起
知。有取故有有。尋復正思惟。何緣故有取。尋復正思惟。如實無間等起
觀察。取法味著顧念。緣觸愛所增長。當知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
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大正二.一0一中 如是純大苦聚集。譬如緣油炷而然燈。彼時時增油治炷。彼燈常明。熾然 不息。如前來歎譬城譬廣說。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毘婆屍佛。如是屍棄佛。毘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 迦葉佛。皆如是說 (367)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當勤方便。修習禪思。內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禪思。內寂其心。精 勤方便者。如是如實顯現。雲何如實顯現。老死如實顯現。老死集老死滅 老死滅道跡如實顯現。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如實顯現。行集行滅 行滅道跡如實顯現。此諸法無常有為有漏。如實顯現。佛說此經已。諸比 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68)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當修無量三摩提。專精繫念。修無量三摩提。專精繫念已。如是如實顯 現。雲何如實顯現。謂老死如實顯現。乃至行如實顯現。此諸法無常有為 有漏。如是如實顯現。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69)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昔者毘婆屍佛未成正覺時。住菩提所。不久成佛。詣菩提樹下。敷草為 座。結跏趺坐。端坐正念。一坐七日。於十二緣起逆順觀察。所謂此有故 彼有。此起故彼起。緣無明行乃至緣生有老死。及純大苦聚集。純大苦聚 滅。彼毘婆屍佛

大正二.一0一下 正坐七日已。從三昧覺。說此偈言 如此諸法生 梵志勤思禪 永離諸疑惑 知因緣生法 若知因生苦 知諸受滅盡 知因緣法盡 則知有漏盡 如此諸法生 梵志勤思禪 永離諸疑惑 知有因生苦 如此諸法生 梵志勤思禪 永離諸疑惑 知諸受滅盡 如此諸法生 梵志勤思禪 永離諸疑惑 知因緣法盡 如此諸法生 梵志勤思禪 永離諸疑惑 知盡諸有漏 如此諸法生 梵志勤思禪 普照諸世間 如日住虛空 破壞諸魔軍 覺諸結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毘娑屍佛。如是屍棄佛。毘濕波浮佛。迦羅迦孫提佛。迦那迦牟尼佛。 迦葉佛。亦如是說 (370)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鬱毘羅尼連禪河側大菩提所。不久當成正 覺。往詣菩提樹下。敷草為座。結跏趺坐。正身正念。如前廣說。 (37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謂一麤搏食。二 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此四食。何因何集何生何轉。謂此諸食。愛 因愛集

大正二.一0二上 愛生。愛轉。此愛何因何集何生何轉。謂愛受因受集受生受轉。此受何因 何集何生何轉。謂受觸因觸集觸生觸轉。此觸何因何集何生何轉。謂觸六 入處因六入處集六入處生六入處轉六入處集是觸集。觸集是受集。受集是 愛集。愛集是食集。食集故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如是純大苦聚集 。如是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食滅。食滅故 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佛說此經已。諸比丘 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72)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麤摶食。二細 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時有比丘。名曰頗求那。住佛後扇佛。白佛言 。世尊。誰食此識。佛告頗求那。我不言有食識者。我若言有食識者。汝 應作是問。我說識是食。汝應問言。何因緣故有識食。我則答言。能招未 來有令相續生。有有故有六入處。六入處緣觸。頗求那復問。為誰觸。佛 告頗求那。我不言有觸者。我若言有觸者。汝應作是問為誰觸。汝應如是 問。何因緣故生觸。我應如是答。六入處緣觸。觸緣受。復問。為誰受。 佛告頗求那。我不說有受者。我若言有受者。汝應問為誰受。汝應問言。 何因緣故有受。我應如是答。觸緣故有受。受緣愛。復問。世尊。為誰愛 。佛告頗求那。我不說有愛者。我若說言有

大正二.一0二中 愛者。汝應作是問。為誰愛。汝應問言。何緣故有愛。我應如是答。緣受 故有愛。愛緣取。復問。世尊。為誰取。佛告頗求那。我不說言有取者。 我若說言有取者。汝應問言為誰取。汝應問言。何緣故有取。我應答言。 愛緣故有取。取緣有。復問。世尊。為誰有。佛告頗求那。我不說有有者 。我若說有有者。汝應問言為誰有。汝今應問。何緣故有有。我應答言。 緣取故有有。能招當來有觸生。是名有。有六入處。六入處緣觸。觸緣受 。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 聚集。謂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 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純大苦聚滅。佛說 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73)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雲何為四。謂一麤搏食。二 細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雲何比丘觀察搏食。譬如有夫婦二人。唯有 一子。愛念將養。欲度曠野嶮道難處。糧食乏盡。飢餓困極。計無濟理。 作是議言。正有一子。極所愛念。若食其肉。可得度難。莫令在此三人俱 死。作是計已。即殺其子。含悲垂淚。強食其肉。得度曠野。雲何比丘。 彼人夫婦共食子肉。寧取其味。貪嗜美樂與不。答曰。不也世尊。復問比 丘。彼強食其

大正二.一0二下 肉。為度曠野嶮道與不。答言。如是世尊。佛告比丘。凡食搏食。當如是 觀。如是觀者。搏食斷。知搏食斷。知已。於五欲功德貪愛則斷。五欲功 德貪愛斷者。我不見彼多聞聖弟子。於五欲功德上有一結使而不斷者。有 一結繫故。則還生此世。雲何比丘觀察觸食。譬如有牛。生剝其皮。在在 處處。諸蟲唼食。沙土坌塵。草木針刺。若依於地。地蟲所食。若依於水 。水蟲所食。若依空中。飛蟲所食。臥起常有苦毒此身。如是比丘。於彼 觸食。當如是觀。如是觀者。觸食斷。知觸食斷。知者。三受則斷。三受 斷者。多聞聖弟子於上無所復作。所作已作故。雲何比丘觀察意思食。譬 如聚落城邑邊。有火起無煙無炎。時有士夫聰明黠慧背苦向樂厭死樂生。 作如是念。彼有大火無煙無炎。行來當避。莫令墮中。必死無疑。作是思 惟。常生思願。捨遠而去。觀意思食。亦復如是。如是觀者。意思食斷。 意思食斷者。三愛則斷。三愛斷者。彼多聞聖弟子於上更無所作。所作已 作故。諸比丘。雲何觀察識食。譬如國王。有防邏者。捉捕劫盜。縛送王 所。如前須深經廣說。以彼因緣受三百矛苦。覺晝夜苦痛。觀察識食。亦 復如是。如是觀者。識食斷。知識食斷。知者。名色斷。知名色斷。知者 。多聞聖弟子於上更無所作。所作已作故。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374)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四食。資益

大正二.一0三上 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者搏食。二者觸食。三者意思 食。四者識食。若比丘於此四食。有喜有貪則識住增長。識住增長故入於 名色。入名色故諸行增長。行增長故當來有增長。當來有增長故生老病死 憂悲惱苦集。如是純大苦聚集。若於四食無貪無喜無貪。無喜故識不住不 增長。識不住不增長故不入名色。不入名色故行不增長。行不增長故當來 有不生不長。當來有不生長故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不起。如是純大 苦聚滅。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75)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者搏食。二者 觸食。三意思食。四者識食。諸比丘。於此四食有貪有喜。則有憂悲有塵 垢。若於四食無貪無喜。則無憂悲。亦無塵垢。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 所說。歡喜奉行 (376)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者搏食。二者 觸食。三意思食。四者識食。諸比丘。於此四食。有貪有喜。識住增長。 乃至純大苦聚集。譬如樓閣宮殿。北西長廣。東西窗牖。日出東方。光照 西壁。如是比丘。於此四食有貪有喜。如前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若於 四食無貪無喜。如前廣說。乃至純大苦

大正二.一0三中 聚滅。譬如比丘。樓閣宮殿。北西長廣。東西窗牖。日出東方。應照何所 。比丘白佛言。應照西壁。佛告比丘。若無西壁。應何所照。比丘白佛言 。應照虛空。無所攀緣。如是比丘。於此四食無貪無喜。識無所住。乃至 如是純大苦聚滅。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77)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者摶食。二者 觸食。三意思食。四者識食。諸比丘。於此四食。有貪有喜。識住增長。 乃至純大苦聚集。譬如比丘。樓閣宮殿。北西長廣。東西窗牖。日出東方 。應照何所。比丘白佛言。應照西壁。佛告比丘。如是四食有貪有喜。識 住增長。乃至如是純大苦聚集。若於四食無貪無喜。亦無識住增長。乃至 如是純大苦聚滅。譬如比丘。畫師畫師弟子。集種種彩色。欲粧畫虛空。 寧能畫不。比丘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彼虛空者非色無對不可見。 如是比丘。於此四食無貪無喜亦無識住增長。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佛說 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78)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有四食。資益眾生。令得住世。攝受長養。何等為四。一者摶食。二者 觸食。三意思食。四者識食。諸比丘。於此四食有貪有喜。識住增長。乃 至純大苦聚集。譬如比丘。畫師若畫師弟子。集種

大正二.一0三下 種彩。欲粧畫於色作種種像。諸比丘。於意雲何。彼畫師畫師弟子。寧能 粧於色不。比丘白佛。如是世尊。能粧畫色。佛告比丘。於此四食。有貪 有喜。識住增長。乃至如是純大苦聚集。諸比丘。若於四食無貪無喜無有 識住增長。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比丘。譬如畫師畫師弟子。集種種彩。 欲離於色有所粧畫。作種種像。寧能畫不。比丘白佛。不能世尊。如是比 丘。若於四食無貪無喜。無有識住增長。乃至如是純大苦聚滅。佛說此經 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79)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鹿野苑中仙人住處。爾時世尊告五 比丘。此苦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 滅此苦滅道跡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苦 聖諦。知當復知。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 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滅聖諦。 已如當作證。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此苦滅道跡 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比丘 。此苦聖諦。已知知已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 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 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復次。 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

大正二.一0四上 修出。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諸比丘。我於此四聖諦三 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 。為解脫為出為離。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已於四聖諦三轉 十二行。生眼智明覺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 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世尊說是法時。尊者憍陳如。及八萬 諸天。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爾時世尊告尊者憍陳如。知法末。憍陳如白佛 。已知世尊。復告尊者憍陳如。知法未。拘鄰白佛。已知善逝。尊者拘鄰 已知法故。是故名阿若拘鄰。尊者阿若拘鄰知法已。地神舉聲唱言。諸仁 者。世尊於波羅#a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三轉十二行法輪。諸沙門婆羅門 。諸天魔梵所未曾轉。多所饒益。多所安樂。哀愍世間。以義饒益。利安 天人。增益諸天眾。減損阿修羅眾。地神唱已。聞虛空神天。四天王天。 三十三天。炎魔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展轉傳唱。須臾之 間。聞於梵身天。梵天乘聲唱言。諸仁者。世尊於波羅#a國仙人住處鹿野 苑中。三轉十二行法輪。諸沙門婆羅門。諸天魔梵及世間聞法未所曾轉。 多所饒益。多所安樂。以義饒益諸天世人。增益諸天眾。減損阿修羅眾。 世尊於波羅#a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轉法輪。是故此經名轉法輪經。佛說此 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大正二.一0四中 (三八○)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諸 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 聖諦。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8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諸 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 聖諦。若比丘於此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修無間等。起增上欲。方便堪 能。正念正知應當覺。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82)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諸 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 聖諦。若比丘於苦聖諦。當知當解。於苦集聖諦。當知當斷。於苦滅聖諦 。當知當證。於苦滅道跡聖諦。當知當修。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383)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諸 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 聖諦。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於苦滅聖諦 。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則斷愛慾。轉去諸 結。於慢無間等。究竟苦邊。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84)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仙人住

大正二.一0四下 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 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於苦集聖 諦。已知已斷。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如 是比丘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離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 。正智善解脫。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85)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 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 跡聖諦。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於苦滅聖 諦。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如是比丘邊際究竟。邊際離 垢。邊際梵行已終。純一清白。名為上士。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386)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 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蹄。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 跡聖諦。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於苦滅聖 諦。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如是比丘無有關鍵。平治城 塹。度諸嶮難。解脫結縛。名為賢聖建立聖幢。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 所說。歡喜奉行 (387)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諸 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

大正二.一0五上 諦。苦滅道跡聖諦。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 。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如是比丘。無有 關鍵。平治城塹。度諸嶮難。名為賢聖建立聖幢。諸比丘。雲何無有關鍵 。謂五下分結已斷已知。是名離關鍵。雲何平治城塹。無明謂之深塹。彼 得斷知。是名平治城塹。雲何度諸嶮難。謂無際生死。究竟苦邊。是名度 諸嶮難。雲何解脫結縛。謂愛已斷已知。雲何建立聖幢。謂我慢已斷已知 。是名建立聖幢。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88)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 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 跡聖諦。若比丘於苦聖蹄。已知已解。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於苦滅聖 諦。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是名比丘斷五支。成六分。 守護於一。依倚於四。捨除諸諦。離四衢。證諸覺想。自身所作。心善解 脫。慧善解脫。純一清白。名為上士。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 喜奉行 (389)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 諸比丘。有四法成就。名曰大醫王者所應具王之分。何等為四。一者善知 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對治。四者善知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 雲何名良醫善知病。謂良醫善知如

大正二.一0五中 是如是種種病。是名良醫善知病。雲何良醫善知病源。謂良醫善知。此病 因風起。痰陰起。涎唾起。眾冷起。因現事起。時節起。是名良醫善知病 源。雲何良醫善知病對治。謂良醫善知種種病。應塗藥。應吐。應下。應 灌鼻。應熏。應取汗。如是比種種對治。是名良醫善知對治。雲何良醫善 知治病已。於未來世永不動發。謂良醫善治種種病。令究竟除。於未來世 永不復起。是名良醫善知治病更不動發。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成就四 德。療眾生病。亦復如是。雲何為四。謂如來知此是苦聖諦如實知。此是 苦集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諸比 丘。彼世間良醫。於生根本對治不如實知。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不 如實知。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於生根本知對治如實知。於老病死憂悲 惱苦根本對治如實知。是故如來應等正覺。名大醫王。佛說此經已。諸比 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90)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 諸比丘。若諸沙門。婆羅門。於此苦聖諦不如實知。此苦集聖諦不如實知 。此苦滅聖諦不如實知。此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此非沙門之沙門。非 婆羅門之婆羅門。彼亦不於沙門義。婆羅門義。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 。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若沙門婆羅門。於此苦聖諦如實 知。此苦集聖諦如實知。此苦

大正二.一0五下 滅聖諦如實知。此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沙門之沙門 。婆羅門之婆羅門。於沙門義。婆羅門義。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 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是故比丘。於四聖諦無間等。當起增 上欲。精勤堪能。方便修學。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 。苦滅道跡聖諦。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九一)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廣說如上。 差別者。於四聖諦不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非沙門數。非婆羅門數 。於四聖諦如實知者。是沙門數。是婆羅門數。乃至佛說此經已。諸比丘 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92)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 諸比丘。若沙門婆羅門。於苦聖諦不如實知。苦集聖諦不如實知。苦滅聖 諦不如實知。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不得脫苦。若 沙門婆羅門。於苦聖諦如實知。於苦集聖諦如實知。於苦滅聖諦如實知。 於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當知是沙門婆羅門。解脫於苦。佛說此經已。諸 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於苦不解脫解脫。如是捨惡趣不解脫解脫。堪能捨戒退減。不捨戒退減 。能自說得過人法自證。不能自說得過人法作證。能於此外求良福田。不 能於此外求良福田

大正二.一0六上 能於此外求大師。不能於此外求大師。不能越苦。堪能越苦。不堪能脫苦 。堪能脫苦。如是上諸經重說。悉繼以偈 若不知苦者 及彼眾苦因 一切諸苦法 寂滅永無餘 若不知道跡 能思一切苦 心解脫於苦 慧解脫亦然 不能越眾苦 令苦究竟脫 若如實知苦 亦知眾苦因 及一切諸苦 永滅盡無餘 若復如實知 息苦之道跡 意解脫具足 慧解脫亦然 堪能越眾苦 究竟得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93)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諸 比丘。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彼一切所應。當知四聖諦法。何 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是故 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修無間等。如此章句。一切四聖 諦經。應當具說。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悉應當說。又三結盡。得須陀洹。一切當 知四聖諦。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 跡聖諦。如是當知。如是當見。無間等。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 **************************************************************** 大正二.一0六中 喜奉行 若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彼一切皆於四聖諦如實知故。何等為四 。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當知。 如是當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五下分結盡。生般涅槃。阿那含不還 此世。彼一切知四聖諦。何等為四。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 。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若一切漏盡 。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 。自知不受後有。彼一切悉知四聖諦。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 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 說。若得辟支佛道證。彼一切知四聖諦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 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 如是說。若得無上等正覺。彼一切知四聖諦故。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 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 。亦如是說。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94)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 諸比丘。譬如日出。明相先起。如是正盡苦。亦有前相起。謂知四聖諦。 何等為四。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佛說 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大正二.一0六下 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395)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 諸比丘。若日月不出世間者。一切眾星亦不出於世間。晝夜半月一月時節 歲數剋數須臾皆悉不現。世間常冥。無有明照。唯有長夜。純大闇苦現於 世間。若如來應供等正覺不出世間時。不說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 。苦滅道跡聖諦現於世間。世間盲冥。無有明照。如是長夜。純大闇冥現 於世間。若日月出於世間。眾星亦現。晝夜半月一月時節歲數剋數須臾悉 現世間。長夜明照出於世間。如是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說苦聖諦現於 世間。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現於世間。不復闇冥。長夜照 明。純一智慧現於世間。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96)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 諸比丘。譬如日出。周行空中。壞諸闇冥。光明顯照。如是聖弟子。所有 集法一切滅已。離諸塵垢。得法眼生。與無間等俱。三結斷。所謂身見戒 取疑。此三結盡。名須陀洹。不墮惡趣法。必定正覺趣。七有天人往生。 作苦邊。彼聖弟子。中間雖起憂苦。聽彼聖弟子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 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不見彼聖弟子有一法不斷。能令還生此世者。此 則聖弟子得法眼之大義。是故比丘於此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 起增

大正二.一0七上 上欲。精進修學。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397)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 諸比丘。當作是說。我於苦聖諦未無間等。苦集聖諦。苦滅聖諦未無間等 。而言我當得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此說不應。所以者何。無是處故。 若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未無間等。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 無有是處。譬如有人言。我欲取佉提羅葉。合集作器。盛水持行者。無有 是處。所以者何。無是處故。如是言。我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 未無間等。而欲得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無有是處。若復有言。我當於 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等已。復得苦滅道跡聖諦者。斯則善說 。所以者何。有是處故。若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等已。而欲 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譬如有言。我以純曇摩葉。摩樓迦葉 。合集盛水持行者。此則善說。所以者何。有是處故。如是若言。我於苦 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等已。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則 善說。所以者何。有是處故。若於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無間等已 。而欲苦滅道跡聖諦無間等者。斯有是處故。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 說。歡喜奉行 (398)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諸 比丘。如小綿

大正二.一0七中 丸。小劫貝華丸。置四衢道頭。四方風吹。則隨風去。向於一方。如是若 沙門婆羅門。於苦聖諦不如實知。於苦集聖諦。於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 諦不如實知。當知彼沙門婆羅門。常觀他面。常隨他說。以不如實知故。 聞彼所說。趣說而受。當知此人不宿修習智慧故。譬如因陀羅柱。銅鐵作 之。於深入地中。四方猛風不能令動。如是沙門婆羅門。於苦聖諦如實知 。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者。當知是沙門婆羅門。不 視他面。不隨他語。是沙門婆羅門智慧堅固。本隨習故。不隨他語。是故 比丘。於四聖諦當勤方便。起增上欲。精進修學。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 佛所說。歡喜奉行 (399)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 諸比丘。譬如石柱長十六肘。八肘入地。四方風吹。不能令動。如是沙門 婆羅門。於苦聖諦如實知。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 。斯等沙門婆羅門。至諸論處。無能屈其心解脫。慧解脫者。能使餘沙門 婆羅門反生憂苦。如是如實知如實見。皆是先世宿習故。使智慧不可傾動 。是故比丘。於四聖諦當勤方便。起增上欲。精進修學。佛說是經已。諸 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400)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 諸比丘。譬如有人。火燒頭衣。當起增上欲。急救令滅。

大正二.一0七下 佛告比丘。莫作是說。當置頭衣。於四聖諦起增上欲。勤加方便。修無間 等。何等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未無間等 。當勤方便修無間等。所以者何。比丘。長夜熾然。地獄畜生餓鬼。諸比 丘不見極苦。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未無間等者 。是比丘當忍苦樂憂悲。於四聖諦勤加精進。方便修習無間等。應當學。 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401)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 諸比丘。譬如土夫年壽百歲。有人語言。士夫若欲聞法。當日日三時受苦 。晨朝時受百槍苦。日中。晡時亦復如是。於一日中受三百槍苦。如是日 日至於百歲。然後聞法得無間等。汝寧能不。時彼士夫為聞法故。悉堪能 受。所以者何。人生於世。長夜受苦。有時地獄。有時畜生。有時餓鬼。 於三惡道空受眾苦。亦不聞法。是故我今為無間等故。不以終身受三百槍 為大苦也。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得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 無間等。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402)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a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 諸比丘。於四聖諦。平等正覺。名為如來應等正覺。何等為四。所謂苦聖 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於此四聖諦平等正覺。名為如 來

大正二.一0八上 應等正覺。是故諸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 間等。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403)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竭國人間遊行。於王捨城。波羅利弗。 是中間竹林聚落。國王於中造福德捨。爾時世尊與諸大眾。於中宿止。爾 時世尊告諸比丘。我與汝等。於四聖諦無知無見無隨順覺。無隨順受者。 應當長夜驅馳生死。何等為四。謂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 跡聖諦。以我及汝。於此苦聖諦。順知順入。斷諸有流。盡諸生死。不受 後有。於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順知順入。斷諸有流。盡 諸生死。不受後有。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 欲。修無間等。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我常與汝等 長夜涉生死 不見聖諦故 大苦日增長 若見四聖諦 斷有大流海 生死永已除 不復受後生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404)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竭國人間遊行。王捨城。波羅利弗。是 中間竹林聚落。大王於中作福德捨。爾時世尊與諸大眾。於中止宿。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汝等當行。共至申恕林。爾時世尊與諸大眾。到申恕林。 坐樹下。爾時世尊手把樹葉。告諸比丘。此手

大正二.一0八中 中葉為多耶。大林樹葉為多。比丘白佛。世尊手中樹葉甚少。彼大林中樹 葉。無量百千億萬倍。乃至算數譬類不可為比。如是諸比丘。我成等正覺 。自所見法。為人定說者。如手中樹葉。所以者何。彼法義饒益法饒益梵 行饒益。明慧正覺。向於涅槃。如大林樹葉。如我成等正覺。自知正法。 所不說者。亦復如是。所以者何。彼法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明 慧正覺。正向涅槃故。是故諸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 增上欲。學無間等。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405)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毘捨離獼猴池側重閣講堂。爾時尊者阿難 。晨朝著衣持缽。入毘捨離城乞食。時有眾多離車童子。晨朝從城內出。 至精舍門。持弓箭。競射精舍門孔。箭箭皆入門孔。尊者阿難見已。以為 奇特。彼諸離車童子。能作如是難事。入城乞食還。舉衣缽洗足已。往詣 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晨朝著衣持缽。入毘捨 離城乞食。見有眾多離車童子。從城內出。至精舍門。競射門孔。箭箭皆 入。我作是念。此甚奇特。諸離車童子能為難事。佛告阿難。於意雲何。 離車童子競射門孔。箭箭皆入。此為難耶。破一毛為百分。而射一毛分。 箭箭悉中。此為難耶。阿難白佛。破一毛百分。射一分之毛。箭箭悉中。 此則為難。佛告阿難。未若於苦聖諦生如實知。此則甚難。如是

大正二.一0八下 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見。此則甚難。爾時世尊而說 偈言。 一毛為百分 射一分甚難 觀一一苦陰 非我難亦然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406)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獼猴池側重閣講堂。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譬如大地。悉成大海。有一盲龜。壽無量劫。百年一出其頭。海中有浮木 。止有一孔。漂流海浪。隨風東西。盲龜百年一出其頭。當得遇此孔不。 阿難白佛。不能世尊。所以者何。此盲龜若至海東。浮木隨風或至海西南 北四維。圍遶亦爾。不必相得。佛告阿難。盲龜浮木。雖復差違。或復相 得。愚癡凡夫漂流五趣。暫復人身。甚難於彼。所以者何。彼諸眾生不行 其義。不行法。不行善。不行真實。展轉殺害。強者陵弱。造無量惡故。 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學無間等。佛說 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雜阿含經卷第十五


NO.15

目錄